其他

雨果和他的《巴黎圣母院》|| 翻译家程曾厚读书分享会

2018-04-25 东校园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

“这是黄昏的太阳

我们却把它当成了黎明的曙光”

                               ——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四月的广州已经浮动着潮热的初夏气息,远在地球那端的巴黎却刚刚摆脱冬季的尾巴。香榭丽舍大道上的人们行色匆匆;埃菲尔铁塔前的爱人浪漫相拥;卢浮宫前的广场上孩子们的笑声和鸽群相互应和......十五世纪的巴黎呢,又是一番什么样景象?

         中世纪的巴黎老建筑是什么模样?巴黎圣母院中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让我们跟随翻译家程曾厚教授,重返雨果时代的《巴黎圣母院》。





活动主题

程曾厚教授读书分享会:

雨果和他的《巴黎圣母院》


活动时间

4月27日(星期五)晚上19:00-20:30


活动嘉宾


程曾厚教授


         江苏无锡人, 20 世纪 60 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法语系。先后任教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著有《程曾厚讲雨果》、《雨果十八讲》,译有《雨果诗选》、《雨果文集•雨果诗选》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法国“法国文学史学会”通讯会员,法国“雨果之友学会”会员。


报名方式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


图书简介


“雨果的这部名著不仅有大量法国中世纪的典章制度和风俗人情,书中涉及很多巴黎的古代建筑,涉及诸如建筑学和炼金术的专门用语。雨果是诗人,雨果的散文是美文,译者不能无视雨果的写作风格和文字特色。”

——程曾厚



《巴黎圣母院》

(法)维克多·雨果著 程曾厚 译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历史小说。全书以美丽善良的街头艺人爱斯梅拉达姑娘与面相丑陋的圣母院敲钟人伽西莫多的曲折命运为主线,全景式地展示了中世纪巴黎的风俗、信仰、伦理、法律、艺术等方方面面,情节精彩、场景丰富。作家以其一定的哲学修养和渊博的历史知识,在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底层民众悲情境遇的丰富呈现中,引发读者对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这一普遍人性的思考,从而使小说成为超越时空的世界文学经典,影响至今。

         译者程曾厚先生以对雨果的热爱和积累,将近耄耋之年着手翻译《巴黎圣母院》,并视其为一项学术工程。除了对译文的细致推敲,还额外为当代中文读者提供了其他中文译本罕有的一千余条注释和一百多幅精美图片,以助力读者在阅读经典之余,更好地体验中世纪法国巴黎的全貌。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

Victor Hugo(1802—1885)


         法国作家,19 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在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一生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海上劳工》,剧本《克伦威尔》《欧那尼》《吕布拉》,诗集《东方集》《惩罚集》《沉思集》《世纪传说》等。


与程曾厚教授分享雨果的世界之前,我们还将为大家展播《巴黎圣母院》的电影哦





4月25日(星期三)19:00

东校园图书馆一楼咖啡厅


我们期待与你相见!




END


By 中山大学东校园图书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